乐从物流网

搜索

香港人,忍够了,你愿意香港每18分钟花100万元养育‘双非’儿童

[复制链接]

1789

主题

3626

回帖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4518
发表于 2012-2-3 0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02-02 10:38: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有153702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706)

核心提示:2月1日,香港一家报纸出现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表达反内地孕妇赴港的立场,并暗讽内地人为蝗虫,要求当局阻止“入侵”。一名香港市民称这反映了一些香港人的看法,尤其是一些受影响的本地孕妇,但采用的隐喻非常不礼貌,不代表多数港人的看法。




香港一家报纸2月1日出现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表达反内地孕妇赴港的立场,并暗讽内地人为蝗虫,要求当局阻止内地人“入侵”。不少媒体认为此举将激化港人与内地民众间的矛盾,有香港市民和学者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也表示不认同这一做法。

这则登于香港《苹果日报》的整版广告是由香港一个网上论坛的网友集资刊登的。广告显示,暗黄色的土坡上,一只绿色的蝗虫望向远处繁华的维多利亚港。上面写道,“你愿意香港每18分钟花100万元养育‘双非’儿童(即父母均不是香港人)吗?”“因为明白你们受毒奶粉所害,所以容忍你们来抢购奶粉;因为明白你们没有自由,所以招待你们来港‘自由行’;因为明白你们教育落后,所以分享了教育资源给你们;因为了解你们看不懂正体字,所以下面用了残体字:‘来香港请尊重本地文化,要不是香港你们全完蛋了’”。

英国BBC中文网1日报道说,香港人和内地人之间的关系近来出现紧张迹象,有关广告暗讽内地人为蝗虫,可能将进一步激化港人同内地人之间的矛盾。香港《南华早报》此前获悉网民将刊登广告一事,也认为如果成事,势必加剧两地民众之间的对立。

《环球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一名香港市民,他说,这则广告可能反映了一些香港人的看法,尤其是一些受影响的本地孕妇,“但采用的隐喻手段非常不礼貌,这决不代表多数香港人的看法。”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余伟锦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理解刊登广告者的心情,因为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影响,但对广告中出现的隐喻非常不能赞同,“大家都是同胞,同一个国家的人,用蝗虫来形容是完全不对的。”他说,“中国文化中有严重的地域歧视观念,不同地方的人相互歧视”,“但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内地同胞来港生孩子,而是我们的人口政策出了问题。”他认为,香港政府在政策上犯了错误,虽然提出了人口政策,但配套措施落后,香港正面临严重的人口老化问题,“香港根本就是需要很多年轻人来香港,应鼓励新移民,而非反对不同地方的同胞来港生孩子。”


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周宁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刊登整版广告批孕妇赴港生子是不冷静的行为。事件本身不是很重要,里面掺杂着双方的怨气,不需要无限放大。最近出现的一系列不断升级的事件表明,谩骂和情绪化的表达不能解决问题,内地和香港都应该反思。他说,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小纷争,其实涉及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一国两制这两件大事,以前我们想得比较多的是如何区分一国两制,现在随着内地和香港之间交流愈发频繁,一体化问题逐渐凸显,也给一国两制如何结合带来困境。眼下应该思考的是一国两制的接轨问题,政府应该找好自己的位置。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http://www.huanqiu.com 作者:梅斯 王渠
企爱婚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9

主题

3626

回帖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4518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09: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港「反蝗」骂战全面爆发!高登网民的反蝗与反双非广告,激发内地网民强烈反弹,即製作广告反讽港人是倚靠大陆「爸爸」供养的「儿子」。中港骂战引起国际关注,美国有线新闻网络( CNN)的报道将反蝗运动形容為「反抗中国人入侵」。中国问题专家林和立认為,中港文化与经济矛盾激化,对双非孕妇与内地炒楼团把关不力的夕阳政府要负最大责任。

批高登网民在本月 1日於报章刊登全版反蝗与反双非广告,大字标题「香港人,忍够了」,要求港府尽快修改《基本法》第 24条堵截内地双非孕妇涌港產子。广告瞬即激发内地网民强烈反弹,有内地网民立即製作广告,讥讽香港是个不懂事的「儿子」,要倚靠大陆「爸爸」每年提供 2,100亿元(声称是内地人来港消费数字)及供水、供电接济,并大字标题要求中央「给儿子暂时断水断电断粮」作為惩处。高登网民即上载「给爸爸的家书」反击,形容香港是「天生天养」的「孤儿仔」,无需靠大陆供养。

越演越烈的中港骂战引起外国传媒高度关注。美国有线新闻网络( CNN)、英国广播公司( BBC)与《华尔街日报》网站,均有报道反蝗广告触发的新一轮中港衝突。 CNN报道标题更形容,高登的反蝗广告是「反抗中国人入侵」。

BBC及英国《每日电讯报》分析认為,内地孕妇问题是两地民眾「眾多矛盾的其中一个」,指出两地有太多文化差异,港人觉得内地人不文明的同时,内地人也觉得港人自以為优越,导致出现港铁车厢食麪对骂、孔庆东「港人是狗论」等。

美国《华尔街日报》以「香港、内地口水战引发北京担忧」為题发表评论文章,认為形势已令北京「又愤怒、又担忧」。评论指出,北京在本港 2017年进行首次全民普选时,将会担心选出敌视北京的政治力量,更遑论以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给台湾借鑑,完成统一大业。

台湾传媒也高度关注,《中国时报》以「香江赶『蝗虫』」為题,指「广告暗讽大陆孕妇是蝗虫,内文更嘲讽大陆人没自由、教育落后。中港『骂战』升级越演越烈,现象令人关注」。南韩《朝鲜日报》也有跟进。

除了触发中、港骂战,反蝗广告也引起港人互骂。一直沉默的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林焕光昨晚发表声明,认為发表带有讥讽和中伤意味的言论,只会令关係紧张及带来更多敌意,损害本港多元共融和友善的社会形象。

此外,民政事务总署昨突然扫荡 43个接待内地孕妇来港產子的「月子公寓」,似是為安抚港人不满双非情绪的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9

主题

3626

回帖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4518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09: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出现反内地孕妇赴港整版广告折射出什么?


     由小孩子在地铁车厢吃面而引发的大陆、香港对骂继续发酵,继孔庆东发布“狗论”和香港网友大举“捉蝗”之后,香港一家报纸21日出现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表达反内地孕妇赴港的立场,并暗讽内地人为蝗虫,要求当局阻止内地人“入侵”。
    这则登于香港《苹果日报》的整版广告是由香港一个网上论坛的网友集资刊登的。广告显示,暗黄色的土坡上,一只绿色的蝗虫望向远处繁华的维多利亚港。上面写道,“你愿意香港每18分钟花100万元养育‘双非’儿童(即父母均不是香港人)吗?”“因为明白你们受毒奶粉所害,所以容忍你们来抢购奶粉;因为明白你们没有自由,所以招待你们来港‘自由行’;因为明白你们教育落后,所以分享了教育资源给你们;因为了解你们看不懂正体字,所以下面用了残体字:‘来香港请尊重本地文化,要不是香港你们全完蛋了’”。
     这则广告表达了港人近年来内心的焦虑——大陆对香港资源的不断侵占,港人对自己生存空间,包括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不断被挤压的焦虑。
    而这种焦虑带来的后果,就是港人身份认同的变异。
    香港去年的几项调查数据,早就显示港人对陆客的不满与日俱增。香港大学5月中发布的调查报告,27%港人对大陆人感到反感,位居所有族群之首。
港大民意研究所2011年底针对1055位港人调查,港人最反感的是菲律宾人(35.8%,前年菲律宾警察挟持香港游客,枪战致港人伤亡),其次是大陆人(33.1%),其中对大陆人增加的反感幅度,比前一年同期激升17%,创下2007年来新高纪录。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去年底就香港人身分认同进行调查,仅17%受访市民会称自己为中国人,比称自己为香港人的还少了近30%,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低纪录。
    陆港的这场对骂,本质上是一场文明的冲突,香港商业文明对大陆痞子文化的冲突。
    香港长期作为殖民地受到西方特别是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法律制度的影响,形成了和大陆迥然不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商业文化。遵守契约,遵守规则,则是商业文化最显著的标志。经过150年的异国统治,英陆文化中的重商主义和规则意识早已深入骨髓,使香港无论是在社会环境,法律制度,社会运行体制等方面,都和大陆呈现迥然不同的特色。作为一个具有西方法律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香港,讲究法律精神、遵守法律规定确实是香港值得肯定的社会优势和国际化特征,也是大陆现阶段最为缺失的,内地民众应予以尊重和遵守。
    商业文化的最大特点,也是优点,是它能最大限度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香港的发展史就是证明。
    反观现阶段的大陆,应该说,原有的农耕文化黯淡了,新的商业文化正在建立之中,在这个历史空白点上,痞子文化大行其道。
    何谓痞子文化,在网站上看到一则举例,非常传神。火车上查票员验票,查到一位乘客,跟他索票,乘客非但不给票、不验票,还反过来,痛斥查票员态度、口气不佳,揪起其衣领,倒要查票员道歉,否则绝不罢休。闹到最后,是大伙劝架,要双方息事宁人。事后,那无票乘客得意洋洋,对同伴说:“怎样,我说过不买票,还不是照样没事!”
    遵守社会公认的文明规则,是得到他人尊重的前提。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对规则的敬畏,对法理的遵循,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不文明的陋习,更会造成生存环境的杂乱无章和社会秩序的失范,从而从内部卸掉这个民族前进和崛起的动力。




来源于凤凰论坛: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12461046&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