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物流评论员 于 2011-9-29 10:51 编辑
《商界》特别策划:拉存款战争
2011-09-29 09:02 商界—财视网
策划/《商界》编辑部
执行/《商界》记者 刘旗辉 赵代波 黄语贤 谭 佳
特约撰稿/华中炜 牛播坤

传统的四大行雄踞全国,地方性中小银行更是遍地开花……紧俏的资金,群雄林立的竞争格局,一场拉存款的战争就此拉开大幕。
当追逐利益的欲望已经超越提供正规服务的底线之时,这对于任何系统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每个人又都逃不开这样的风险。
银行资金的N国演义
前段时间,微博上广为流传的一张“红粉军团”的图片引起了轩然大波。坊间流传的说法是,此为某商业银行一支专门为吸收存款而设立的“娘子军”。
我们姑且先不论关于该图片说法的真实性,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本也是其基本业务。然而,发生在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种种光怪陆离的现状多少有些令人哭笑不得:银行行长陪客户喝酒喝到胃出血、银行职员迫于业绩考核跳楼自尽、银行存贷比考核日利息高达千分之五、客户取款频频遭到推诿,再加上红粉军团、资金掮客……为了拉存款,中国的银行们可谓花样百出。
的确,这也许是“史上最严厉的调控”。自2010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9月5日,央行又勒令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也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仅此一项,就将有超过9000亿元的资金被冻结,相当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3次。而粗略估算,本轮调控冻结的资金总量接近5万亿元。
银行们自然是叫苦不迭,原因无他——无钱可贷。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贷款变得更加纸上谈兵,甚至连个人住房贷款也是难上加难。于是,我们的手机上常常收到“你急需资金吗”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短信,于是,民间金融案件越来越密集地见诸报端。
另一方面,银行之间的竞争却是有增无减。传统的四大行雄踞全国,大型银行也在急速扩张,外资银行不是猛龙不过江,地方性中小银行更是遍地开花……大家争夺的实际上是同一块地盘,不管是从全国还是从某一区域来看,存款资金只有那么多。存款是银行的立行之本,蛋糕如何来瓜分?那就要各凭本事了。
紧俏的资金,群雄林立的竞争格局,一场拉存款的战争就此拉开大幕。
我们无意去苛责银行的种种行为,事实上,在《商界》记者遍访银行普通工作人员、客户经理、分理处主任、行长副行长等银行内部人员的过程中,他们也确实有很无奈的理由。但如果放在商业领域来看,这就好比是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厂家(央行)收紧对经销商(商业银行)的供货(货币供应),显然不能成为经销商窜货、违规操作,甚至在客户身上打主意的说辞。
当追逐利益的欲望已经超越提供正规服务的底线之时,这对于任何系统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每个人又都逃不开这样的风险。
不翼而飞的千万存款
如果这不是孤案,那么无疑,中国的银行系统将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而事实上,这显然并不是孤案。
我们的关于银行拉存款的追问,起源于一个电话。
8月中旬,《商界》编辑部接到了这样一个来电:电话那头是山西太原的一位企业主,她称自己几位亲属在存在当地农行的4000多万元的存款竟然不翼而飞,而银行方面却拒绝处理此事。他对此感到十分愤慨。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钱放在银行自然是万无一失。当这样的事件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之时,人们往往难以看出其中的玄机。然而,这样事情已经不是一桩两桩,频发的银行资金事件,使得我们常常担忧,中国的银行体系究竟已经危险到了何种程度?
于是,《商界》记者赶赴山西,探寻这起由银行拉存款而引起的纠纷的秘密。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文章转载自:商界财视网
http://media.caistv.com/html/2011-09-29/296110.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