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物流网

搜索

郭美美吕丽萍在美国会怎样?

[复制链接]

7

主题

6

回帖

63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6321
发表于 2011-9-29 10: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美美吕丽萍在美国会怎样?

2011-08-12 11:43  商界评论—财视网
文/那小兵,美国加州政府中小企业高级咨询顾问

郭美美和吕丽萍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舆论活力的新阶段,在至少三个方面体现出积极的社会意义:一是发达网络造就了民间思想交流碰撞的自由舞台;二是民间舆论日趋贴近多元社会价值观格局;三是社会舆论走向理性自律的特征不断加强。这些无疑对中国社会形成民主社会文化氛围大有好处。

首先谈对于吕丽萍事件社会影响的反思。支持吕丽萍和反对她对于同性恋言论的人数基本相同,其中支持她的人大多从宗教自由的角度谈她的思想表达权力,认为在保护同性恋者权力的同时必须保护吕丽萍的个人信仰权力。反对吕丽萍的人似乎更偏重于对中国明星们高傲态度的反感,而同性恋群体本身的反弹并不明显。这让我想起十六年前美国著名黑人女歌唱家庄妮.休斯顿说“艾滋病是上帝对同性恋者的惩罚”事件,当时全美国一遍哗然,整个舆论掀起论战,虽然个别基督教会保持了支持态度,但也认为艾滋病不等于上帝对同性恋者的惩罚,使得整个论战保持相当的理性。那时美国同性恋团体纷纷试图以此推动多项立法扩大他们的权益,同性恋婚姻等的提案短期内猛增。

这些事件发生之后再也没有明星说出这类“傻话”。相对于美国那次事件,吕丽萍事件无疑让我们看到中国民间对于同性恋问题尚未能提升到个人政治权力层面,但已经显示出中国人对于多元价值观的理性态度有所增强,不再是各说各话或非要一棒子打死不同意见者了。

关于郭美美事件,陈丹青先生说:“这简直像文革那样,一大帮人一哄而上打倒一个人”,笔者对此持完全不同看法。在中国炫富的人不少,那些富有而不炫富的人更多,炫富与否不是这个事件的核心问题,真正的核心内容是民间对于郭美美财富来源的质疑和自发性追踪。

其实和郭美美类似事件在美国也发生过,著名旅店连锁大亨希尔顿的女儿葩瑞斯.希尔顿的一系列炫富不仁行为,当时美国不少舆论指责她是个无脑子的叛逆者,更有人说她是“好莱坞妖女”,希尔顿霎时间成了媒体焦点,身价不跌反而暴涨。美国人显然对她的炫富反感,但对于她的财富来源并不怀疑,更丝毫没有剥夺她这种权利的意思。从这点看,美国公众舆论保护了希尔顿的合法权力,也是社会公权力被民主监督的一个侧面。郭美美的炫富固然引起了广泛的民间反感,但这些反感所反映的更多内容是关于平民对于自身和炫富者之间的社会权力差距不满,人们质疑郭美美背后的权力来源和财富来源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质疑和追踪是在政府执法权力范围之外民间舆论监督权力,这也是对司法权的一种重要补充,也正是走向民主立法的民意形成和程序开端。郭美美不但无法像希尔顿那样“因祸得福”,反而成了民众监督公权力的一个“窗口”。所以,这个事件并非像陈丹青先生所言是“文革那样的起哄”,而是人民走向民主社会文化的启发事件。

吕丽萍应当从事件中学会基督教中的核心思想:“爱心最大”,对任何人都要以爱心看待,没有任何人(包括那些牧师们)可以替代上帝审判别人。而郭美美应当学习如何做好一个反面教材,让中国人民痛痛快快地质疑和监督公权力。

[编辑 张思思]

Email:zhss@chinacbr.com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文章转载自:商界财视网
企爱婚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