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公私颠倒》
对于日本国民来说,公共场所无疑是相互让步的和谐和舞台,如果不主动地让步、妥协,你最终会被整个秩序吞并,谁都不愿意承受“被大众排斥”的压力。
日本人最受不了“被排斥”,所以,务必使劲儿“做好自己”。他们会穿上着西装,有礼貌地陪同上司完成一天的工作,在公司外面向上司鞠躬表示“辛苦了”。摆脱一整天的紧张状态后,终于回到自由的天堂,感受获得者得解放后的快乐。此时,日本 人兴高采烈地把公文包扔在一边,打开电视机,把声音调得高高的,一边喝啤酒,一边在沙发上躺着,其状态与在公共场所上完全不同。对日本人来说,私人空间是属于个人的,是不受任何外界干涉的自由空间,做什么都无所谓。
而中国人多认为,公共场所是大家公有公用的,是在每一个人面前平等的空间,所以,做什么都无所谓。在十字路口,开车也好,骑车也行,行走也好,只要能找到一点空间就闯过去,因为大家都这么做,如果自己 不做的话,永远要等。对于中国公民来说,公共场所无疑是弱肉强食的竞争舞台。
从早上出门开始,公交车和地铁便很拥护,中国人在公共场所考虑的问题也很多:怎么寻找空间尽早上车、下车;注意保护自己的随身物品,害怕被别人偷走;无论是在公司食堂吃还是在外面吃,要排那么长的队,还有人插队,要照顾好自己应有的权利。
也许,中国人对公共场所发生的事情,不会表示过多的激情或者关切,虽然对于公共秩序的乱七八糟感到厌烦,但因为它本来就是那么乱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跟我有什么关系?而每一个人在心里想,既然外界生活总是这么无聊郁闷,就尽量与它保持距离,想方设法避开它。
《特别关注》总126期目录
|
|